周露蓓 温州市龙湾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病房
高血压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“隐形杀手”,虽然通过药物可以有效控制血压,但部分患者对用药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,而忽略了日常的护理,造成血压不稳的情况,也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。有效稳定血压、减少并发症至关重要。本文就血压护理的有关知识进行介绍,旨在帮助大家更好地控制血压。
一、高血压的概述
据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(2024年修订版)》及相关资料,高血压的定义主要有三种:
诊室血压: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,诊室血压≥140/90mmHg;
家庭血压:家庭血压≥135/85mmHg;
24小时动态血压:24小时动态血压≥130/80mmHg,白天血压≥135/85mmHg,夜间血压≥120/70mmHg。
高血压的出现,是基因、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。其中,基因导致的疾病危险倍增,而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高盐饮食、熬夜和抽烟等都是高血压的催化剂。由于高血压早期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,常常被忽略,极易造成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出现。因此,高血压的日常监测和护理管理非常重要。
二、如何通过护理稳定血压
(一)饮食管理
控制饮食是稳定血压的基础。在饮食上,必须要注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。患者不仅需要降低烹调时的食盐用量,更要注意少食高钠的加工食物,如火腿肠、咸菜等。可以用香料、柠檬汁、醋等来代替食盐,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味道,还能减少食盐的摄入量。同时,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基础上,还需坚持“三低一高”的基本原则,做到低脂、低糖、低胆固醇和高膳食纤维。多食用香蕉、土豆、菠菜等富含钾元素的食品,钾元素可以帮助人体排出体内的钠,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。另外,粗粮(如全谷物、豆类、燕麦等)中含有大量的食物纤维,可以有效降脂,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。另外,酒精的摄入量也要控制,男性每天的酒精摄入量不能超过25克,女性不能超过15克,以免造成血压波动。
(二)运动护理
定期锻炼身体也有助于降压。每周至少要进行150分钟的适度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慢跑等,每一项运动都要坚持半小时以上。在锻炼过程中,心率最好在(220-年龄)×(60%-70%)之间。另外,力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,可以一周进行2~3次运动,如推哑铃、拉弹力带等运动,既能增加肌肉强度,又能增加基础代谢。但要注意,运动必须循序渐进,不要突然进行剧烈活动。尤其是在早晨,如果出现血压峰值,可以适当将运动时间延后。运动前,也应充分热身,运动后注意及时进行放松活动。
(三)生活护理
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是控制血压的关键。晚上要保持7~8小时的良好睡眠时间,最好在23时前睡觉,否则会引起交感神经的激动,从而引起血压上升。此外,戒烟也很重要,因为香烟里含有的烟碱能收缩血管、加速心跳,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风险。另外,注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,便秘时也不可过度用力,以免腹部压力突然增加导致的血压变化。
(四)血压监测
每日必须进行血压监测,掌握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。在进行测试前,先静坐5~10分钟,然后在安静环境中接受测量。一般测量3次,记录平均值。出现头晕头痛等情况时,要提高监测的频率,如有必要,应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(五)心理调节
持续处于紧张、焦虑等状态中,会引起交感神经的激动,分泌出如肾上腺素等激素,从而引起血压上升。因此,学会心理调节十分关键,可以用冥想、深呼吸等方式来放松身心。另外,还可培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,如画画、钓鱼、跳舞等。平时可以多和亲人朋友进行联系,如有需要,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三、结语
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,需要长期的治疗和护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死亡率。通过低盐饮食、适度运动、戒烟限酒、血压监测、规律作息和心理调节等日常护理措施,可以有效降低血压,改善生活质量。遵医嘱服药、观察药效、注意副作用和配合检查等药物治疗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高血压。最重要的是,高血压的治疗和护理需要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,减少并发症。
配资平台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